欠薪 难题 2017年5月26日中午,宝安区信义领御研发中心桩基包工头江某带领27名劳务工到市民中心上访,反映因工程款问题导致拖欠劳务工工资。 2017年6月8日下午,龙光玖钻项目部因工地欠薪事件引发近百人集聚和打砸事件。经现场初步了解,劳务公司介绍:争议为四五月份工资,四五月份钢筋班组工资约180多万,已发100万左右,欠约80万涉及工人二三十人,但包工头认为欠薪达四、五百万,双方争议较大。总包单位为:龙光工程建设有限公司。 2017年6月8日下午6时,在碧岭街道办华谊兄弟文化城项目工地大门聚集了约100名人员,据了解,该批人员是该项目施工方土木组成员,聚集诉求为施工方欠他们工资约200万元未发,要求施工方及时发放工资。总包单位为:广东珠江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。 2017年,国务院开年“第一会”,再次专题研究农民工欠薪问题,部署建立解决农名工工资拖欠的长效机制。尽管相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,但欠薪仍未杜绝。当前,导致工资拖欠的原因有哪些?如何才能解决拖薪欠薪问题?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采取“平时只给农民工发基本生活费,工程竣工后或春节前结清工资”等做法,将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款捆绑在一起。一旦工程款无法到位,极易导致欠薪。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、流动性大,使农民工在追讨工资时往往缺乏证据。 解决拖薪欠薪的关键在于,应将工资工程款分为两条线拨付,采用用工实名制管理,并建立应急保障金。其中,实名制管理,主要是针对建筑行业层层分包转包、人员流动性大等乱象开的药方,旨在通过实名制考勤,明确工资数额及责任主体。 由越进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,采用国际最新动态人脸识别技术,结合筑工邦考勤管理APP,为企业、项目管理员、施工班组搭建高效、实时的考勤共享管理平台。实名制管理系统由智能考勤终端(动态人脸识别)、筑工邦项目版(PC端)和越进APP(手机端)构成,三端实现数据流转交互。 智能考勤终端包含实名制身份采集器和动态人脸识别系统,用实名制身份证采集器对需要考勤的人员进行资料采集,包括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人脸图像等,再在工地通道安装好动态人脸识别系统(包括嵌入式高清摄像头,用于实时抓取进出人员的人脸图像)。工人进出工地时就能 “刷脸”识别身份,闸机自动开启给予放行。并且,终端的考勤数据能实时同步至筑工邦项目版PC端和筑工邦手机端,考勤方便又快捷。 越进PC端可对工程和考勤工资进行操作,如修改工程名称、开工日期、合同工期,查阅班组考勤、工资汇总,编辑班组信息,编辑或导入人员资料,查看或编辑各班组工作时间等,项目管理员不必亲临工地现场就可以了解工地实时安全和施工情况。 越进APP作为实名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强大的工地项目人员管理功能。班组长对自己权限内的工地项目进行发放通知、记工对账、管理组员、跟进考勤、流程审批等。组员除具备在对所有项目的考勤打卡、核对工资、申请审批外,更可以在APP内进行求职与社交。 工人登录越进APP一般需要先进行实名认证(输入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码),之后,个人资料、考勤数据和工资情况自动同步到越进PC端,形成整套系统的数据共享。 越进具有实时同步每天的考勤和工资发放记录的功能,在必要时可作为有效的书面证据,对拖欠工资、劳务事故等纠纷提供法律证据,有效帮助企业与施工人员解决劳务争端。 有了越进智能实名制管理系统,就能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工人的动态管理,有效落实工地实名制的推行,维护工人的权益,解决劳务纠纷,提高项目管理水平。